C-FVAM  

拍到這幾張越南軍機出現在中正國際機場的畫面,可說是悲喜交集. 喜的是自己幸運地記錄下這個珍貴的歷史性鏡頭,悲的是畫質慘不忍睹.

話說當日有事到中正機場,開車離開時,途經桃園商務航空中心,忽然發現停機坪上有架色彩鮮艷的雙螺旋槳飛機. 因另有要事在身,且這一帶取鏡不易(新聞已經報導多次,有鐵鳥迷因路邊違停或跨越護欄攝影而引起警方關切),只好一手握方向盤另一手抓相機,亂槍打鳥一番. 事出突然,慌亂一團,完全無法對焦. 但在拍照時有注意到機尾疑似共黨紅星的標誌.

回家仔細察看這些連拍的模糊照片時,才赫然發現,竟然是越南海軍新購的DHC-6-400海上巡邏機!
因為從加拿大Viking原廠(即原先的de Havilland或簡稱DHC,後來改名Viking)執行Delivery Flight(飛交,飛航運渡)飛往越南,中途過境台灣休息或加油.

可能是考量到Delivery Flight任務單純化,或是當初合約(或保險)記載言明,這架DHC-6-400雖然已經噴上越南海軍塗裝(包括機尾顯眼的越南紅底黃星旗),但是機身上依照標示著原廠Registration,即加拿大籍的"C-FVAM".

Vietnam Navy DHC-6-400  (越南海軍新購的DHC-6-400海上巡邏機. 取材自網路.)

越南海軍在2010年5月公開向飛機製造商Viking訂購了6架DHC-6-400型雙螺旋槳飛機,作為海上巡邏機. 這不但是越南軍方首次採購西方國家製造的飛機,也是越南海軍第一批定翼機. 這6架DHC-6-400將用於運輸補給,海上監控和搜索救援,且可改裝配備水上起降浮具.

Vietnam Navy DHC-6-400  (越南海軍DHC-6-400海上巡邏機,機鼻下方配備雷達與光學裝置. 取材自網路.)

其實這並不是越南海軍DHC-6-400第一次過境台灣,之前在2013年10月9日(編號C-GVAQ),和今年(2014)3月8日(編號為美籍的N869VK),也是採類似模式過境台灣中正國際機場. 這次的C-FVAM應該已是第3架了. 可惜幾乎沒有任何媒體報導.

在過去戒嚴時期,這類的消息未能見報是因為新聞封鎖, 如今沒有新聞封鎖,媒體和大眾反而對這類的新聞沒啥大興趣. 目前台灣電視新聞界百試不爽的題材,可能是觀眾提供的行車紀錄器車禍畫面吧?不然就是某某食物漲價,或某某食物縮水變相漲價, 反正觀眾都愛吃這一套.

C-FVAM  (機身標有加拿大的註冊編號C-FVAM.)

假如同樣的模式,飛機噴著中共解放軍軍機塗裝和軍徽,即將交付人民解放軍,但機身上標示其他國家的註冊編號,不知當政者是否一樣同意過境,民眾又是如何看待?
老共不行,越共就可以嗎?

國際局勢詭譎多變,歷史糾葛更是一言難盡. 台灣和越南之間雖然民間交流頻繁(婚配,勞工引進,台商越南設廠...etc),而且有為數不少的台灣新生代是台越混血兒,但是兩國之間不但沒有外交,除了越戰時期的秘密交戰之外,眼前的南海糾紛更是風起雲湧.

越南軍方過去不但多次藉機竊佔我方島嶼,近年來更是藉地利之便,大幅擴展海空軍勢力範圍,嚴重威脅我國太平島空間與防禦. 就連我方積極建設並賴以為恃的太平島機場跑道,其實起降航道都在越南駐軍的敦謙沙洲(同樣是竊佔自我方)近距離火力範圍之內.

C-FVAM  

DHC-6機型(代號"Twin Otter",雙水獺)其實早已經是航空界的老面孔了. 由de Havilland設計研發,改良自DHC-3(代號Otter),於1965年5月20日首次試飛成功. 20多年間(1965~1988)陸續推出100,200和300系列,獲全球民航業者和多國軍方採用.

成立於1970年的加拿大飛機製造商Viking,從2005年起,陸續自龐巴迪(Bombardier)手中收購與原de Havilland相關的部門. 2008年,Viking開發出DHC-6-400機型並試飛成功, 2010年7月開始交機.

DHC-6機型(Twin Otter)至今已經生產將近千架. 除民航業者採用之外,包括美國,法國,加拿大,挪威,瑞士和菲律賓等國空軍皆有購置. 另外,美國,法國和澳洲陸軍也有採用.

我國航空業者和軍方並未採購DHC-6機型,但是空軍34中隊(黑蝙蝠中隊)於70年代在中南半島執行秘密作戰任務"金鞭計劃"時,曾有DHC-6機型參與. 只不過DHC-6在當時可能只擔任人員物資運補和監控觀測,並未執行一線作戰任務.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FlyingNa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