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榮6號 (CT2-5081)  

鏢旗魚漁船最大的特徵,就是在船艏前方有一座突出狀的"鏢魚台"(漁民台語稱之為"頭架"). 鏢魚台的最前端為向前傾斜的小平台,設有一對以帆布釘製的"腳籠",供鏢手(或台語"頭手")固定腳掌之用,這也是鏢手全身唯一的固定支撐. 在沒有護欄與其他安全裝備之下,鏢手必須雙手舉握20幾公斤的三叉鏢槍,在海上風浪起伏中,於距離海面約一層樓的高度,徒手鏢刺旗魚.

鏢旗魚(Spear Fishing)在漁業署分類的"沿岸漁業"中,自成一格. 我國的"沿岸漁業"係指使用船筏或不使用船筏,在我國領海(12海浬)內從事漁業者. 沿岸漁業包括有 定置網漁業、地曳網漁業、火誘網漁業、刺網漁業、其他網漁業、一支釣漁業、延繩釣漁業、其他釣漁業、鏢旗魚漁業、遊漁及其他沿岸漁業等11 種. 前5 種屬網漁業,6~8 種則為釣漁業.

福榮6號 (CT2-5081)@  

福榮6號 (CT2-5081)  (鏢魚台前方的"倒U"字形金屬桿可供鏢手於風浪中短暫扶持或靠坐,但真正進行鏢刺作業時,則必須起身雙手持握鏢槍,僅以"腳籠"與船體連結固定.)

根據目前的資料記載,台灣的日治時期的技術鏢旗魚始於日據時期(至於原住民或割讓台灣之前的漢人是否曾經使用這樣的技術,就不得而知了). 1913年,日本九州大分縣的漁民曾經以高雄為基地,使用帆船鏢旗魚. 兩年後的1915年,有大分縣人在蘇澳以石油發動機船鏢旗魚.

1926年起,日本殖民地政府為了充分補捉台灣東部海岸黑潮魚業資源,在日本招募的"漁業移民". 這些漁業移民主要來自沖繩縣、鹿兒島縣、神奈川縣、和歌山縣、千葉縣等15個縣,日本將他們安置在宜蘭蘇澳、臺東新港(成功鎮)和花蓮一帶. 1932年,台東新港築港完成, 來自日本千葉縣及和歌山縣的漁業移民,使用小型動力漁船,在每年冬季於新港海域進行鏢旗魚作業,將鏢旗魚技術引進台灣東部. 台灣光復後,漁民再根據實際作業需求加以改良,逐漸演進為現在的鏢旗魚漁業.

福榮6號 (CT2-5081)  ()

三叉鏢槍(漁民稱為"三叉仔")由鏢竿、不銹鋼叉、矢頭(鏢齒)、矢繩四個部份組成, 長約5.5公尺,重約20公斤. 鏢竿大多是用質地堅硬的"赤皮柴"做成. 不銹鋼叉前端套有尖銳"矢頭", 矢頭不但有倒勾,還有繩子連在鏢竿上的活動勾子. 一旦射中魚後,矢頭刺入魚身,與鏢竿和不銹鋼叉分離,只靠矢繩連結. 這時魚通常會拖著矢繩潛遁,漁民則等到魚精力變弱後,再透過矢繩將魚拉上船. 獵補的魚種主要是旗魚,但偶時也會刺捕曼波魚(翻車魚)甚至鯊魚. 早期漁民會使用大型單叉鏢頭獵捕鯨鯊,但台灣於2008年禁止捕撈後,這種大型單叉鏢頭已經相當少見.

早期的鏢旗魚漁船約需船員13人左右,但現在因為人力有限,鏢船人力編制約只有5人(冬季時),夏季更縮減至2~3人.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FlyingNa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