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論是就建造年代、服役時間、艦隻數量、參戰歷史或功能特性而言,"中字號"戰車登陸艦自服役以來,始終在我國海軍佔有相當重要的份量. 這種美軍在二戰時期因為戰事需求才緊急設計量產的"急就章"產品,在設計之初就沒有長期使用的規劃,卻因為種種因素,而在我國服役將近70年至今.
今天在基隆牛稠港拍到的這艘"中啟艦"(LST-218)原本是美軍戰車登陸艦,美軍編號LST-279. 1943年下水並於同年服役,二戰結束後便於1946年退役. 期間曾參與盟軍諾曼地(Normandy)登陸作戰與後續軍事運補工作.
1951年, LST-279因為韓戰而再度披掛上陣,直到1955年才退役,並於同年6月移轉至我國海軍,改編號為LST-218,艦名"中啟".
美軍在二戰時期快速量產了超過千艘的同型戰車登陸艦. 二戰結束後,我國先後陸續取得超過60艘. 除了部份是由美軍移轉至我國海軍之外,另外有不少是政府單位,國營企業或民間公司出資購得. 這些單位包括行政院物資供應局、上海江南造船廠、招商局(陽明海運前身)、民航空運隊維修部門(台南亞航前身)、民生公司...等.
除此之外,老共在1949年開始也先後取得超過20艘的同型LST,並以"山"字號命名,其來源絕大多數是來自民間公司投共或國軍棄置. 例如中共第一代的"井崗山"LST登陸艦便是在1949年4月攻入首都南京時,在長江岸邊碼頭發現的棄置LST.
二戰結束後由我國所取得的LST為數不少,卻隸屬不同單位組織. 這些LST隨後又因國共內戰而歷經戰亂奔波、軍方徵用、棄置被虜、投共易主甚至直接砲火重創或擊毀,幾乎每艘LST都有一段曲折的經歷. 假如能把這些資料好好整理,應該都可以集結出書了. 可惜兩岸因為種種政治與軍事因素,再加上戰亂佚失,至今沒有完整的資料呈現,而當事人與見證者也隨著時光流逝不斷凋零......
目前網路上確實可查見一些關於我國LST的說明介紹,可惜其中有不少是"系出同源",睹一知十,連標點符號都一樣. 只能從樂觀方面看,就當作是集體"資料備份"吧,大家是為保存這些文史資料盡份心力.
這些二戰時期"急就章"的產物,在設計和品質都有一定的限制, 再加上當年戰火摧殘與長年累月繁重勤務,到了60年代便開始出現疲態. 此外,軍方在當時受命積極展開"反攻大陸"作業,因此海軍約在1965年開始實行對LST翻修的"新中計劃". 由當時的"台灣造船公司"基隆總廠(即後來的"中國造船公司")承包,以全新鋼板重建船殼.
到了1990年,為了繼續維持外島運補需求與"反攻大陸"政治圖騰,海軍開始二度翻修改良,名為"中新計劃". 這次並未委外,而是由"海四廠"(海軍第四造船廠)負責翻修改造工程. 主要內容為換裝新型德製主機,更新電機系統,並且加裝空調設備. 此外,原本狹小的頂層駕駛台也徹底改造為大型艦橋.
為了滿足搶灘登陸作戰需求,美軍當初開發這型LST有不少顛覆傳統船艦設計的特色, 例如艦艏正前方的大門與平底船設計. 此外,艦艉有比船艏錨更大的艦艉錨,在搶灘前先拋出固定於海床,退灘時就能用大型絞車反向將船拉離海灘.
Displacement: 1,653 tons (4,080 full load)
Length: 328 ft (100 m)
Top Speed: 12 knots
Cruising Speed: 8 knots
Crew: 120
海軍中啟艦於美軍服役期間(美軍編號LST-279)參與諾曼地登陸作戰與後續運補. 照片中為LST-279載運卡車輜重由英國出發,正航向法國諾曼地. 注意當時最早期的艦橋(Bridge)設計,可參考下圖模型,連最頂層的"售票亭"式結構(駕駛台)都沒有. (取材自Justinmuseum網站.)
LST模型與早期艦橋(Bridge)設計. (取材自Model Boat Mayhem網站.)
LST-279登陸法國諾曼地猶他海灘(Utah Beach)後,開啟艦艏大門,準備卸下人員與物資. (取材自Justinmuseum網站.)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