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外地在基隆牛稠港內發現LCC-1高雄艦的身影,可惜因為視界角度關係,只有拍到前段艦身.
LCC-1原為美國海軍戰車登陸艦(Landing Ship, Tank)"LST-735 Dukes County". 1944年3月11日下水,同年4月26日成軍. 二戰結束後的1946年3月除役封存,但不久即因韓戰爆發而啟封,並於1950年11月3日再度服役.
1957年5月,美方將這艘LST租借給台灣,我國海軍接收後命名為"中熙艦",改編號LST-219. 隔年以美軍所提供的一套兩棲指揮通信系統,改裝為"兩棲登陸指揮艦". 1962年1月,更名為"高雄艦".
在我國海軍服役17年後,直到1974年11月1日,美國海軍才將她除籍,並賣給我國. 當時我國海軍參考美軍的船艦分級代號,改舷號為代表兩棲指揮艦(AGC, Amphibious Group Command)的AGC-1. 後來,美軍將兩棲登陸作戰艦艇自原本的"輔助艦"類別中獨立重編,其中的兩棲登陸指揮艦改稱為"LCC"(Landing Craft Command),而高雄艦也再度參考美軍更新後的船艦分級代號, 改為"LCC-1",並沿用至今.
(LCC-1艦艏的40mm機砲與20mm機砲.)
LCC-1在當時與一般的中字號外形明顯不同,除了加裝對空/平面雷達與大量的通信天線之外,還有大型的封閉式艦橋. 而這種封閉式艦橋也成為海軍日後翻修其他"中字號"(LST)的設計參考.
LST是二戰時期急就章的應急產物,在設計和建造時,並未以長期服役做為主要考量,美軍甚至私下戲稱為"Large Slow Target". 但是因緣際會,LST在中華民國海軍服役至今已超過一甲子的時間.
接收初期是因為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,百廢待舉,物資缺乏,因此這些LST成為人員與輜重的運輸大將.
1949年,政府自中國大陸撤退來台後,LST的兩棲登陸特性瞬間成為"反攻大陸"不可或缺的重要利器. 直到時局變遷,"反攻"已不可行之後,LST艦隊的存在則不但有軍事上的需求,還有政治上的象徵意義(並未放棄"反攻復國"...). 而其實LST不變的任務,一直是登陸作戰演習和外島運補.
就以這艘兩棲登陸指揮艦LCC-1而言,時至今日,以現有LST的任務而言,根本已經不再需要"兩棲登陸指揮艦". 就算真的需要,LCC-1上的雷達系統和通信系統都已經是半個世紀之前的產物了. 以今日電子產品一日千里的進步角度來看, 這些艦上的電子裝備都已經是骨董中的骨董了,就算都能正常運作無故障,或故障但有備品換修, 但是否真能應付現今瞬息萬變的科技戰場?
LCC-1上一次的公開露面,是去年(2013)5月在蘇澳中正基地的營區開放活動,那時的LCC-1仍在大修中. 今天在海三廠拍到的LCC-1則明顯證實大修(或改裝?)仍未結束. 海軍為何沒有打算讓這艘70高齡的老艦退役? 進行中的工程只是延壽?抑或換裝提升性能? 是為了因應南海風雲? 目前不得而知.
留言列表